石墨烯與非晶碳(a-C)作為固體潤滑劑協同作用,在提高運動機械部件的抗摩擦能力方面表現出巨大潛力。然而,實驗中制備的石墨烯結構不可避免地具有復雜性,準確地檢驗石墨烯添加劑的物理納米結構,與相應的界面反應之間的摩擦關系尤為具有挑戰性。在這里,我們使用反應分子動力學,模擬解決了石墨烯添加劑在a-C界面的尺寸和含量的協同效應的難題。結果表明,與石墨烯含量相比,石墨烯的尺寸對減阻行為更為敏感。對于每個石墨烯結構,隨著其含量的增加,摩擦系數總是先減小然后增大,而當固定石墨烯含量時,摩擦行為表現出對石墨烯尺寸的顯著相關性。特別提出了石墨烯添加劑的優化尺寸和含量,使其具有良好的抗摩擦性能甚至超潤滑性。摩擦界面分析表明,隨著石墨烯尺寸的增大,主導的低摩擦機理,由基礎油和石墨烯添加劑的高流動性協同作用,轉變為摩擦界面的鈍化和石墨烯誘導的平滑。這些成果揭示了開發強大的固-液協同潤滑系統的路線圖。
TF7I.png)
Figure 1. G潤滑油添加劑在不同尺寸和含量下的摩擦模型和摩擦結果.

Figure 2. 摩擦系數隨G添加劑粒徑和含量的變化。

Figure 3. 系統中原子分布的深度分布圖。

Figure 4. a-C、基礎油和G添加劑的相互作用。

Figure 5. 摩擦界面結構性能隨G添加劑的用量和尺寸的變化規律。

Figure 6. G添加劑的用量和用量對基礎油流動性的影響。
相關研究成果于2020年由中國礦業大學Dekun Zhang課題組,發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& Interfaces (DOI: 10.1021/acsami.0c12890 )上。原文:Tailoring the Nanostructure of Graphene as Oil-Based Additive: toward Synergistic Lubrication with Amorphous Carbon Film。
摘自《石墨烯雜志》公眾號: